首页
笔记
分类
Toggle navigation
更多 >
学历考试试题
hot
初中数学试题
new
高中数学试题
初中化学试题
初中物理试题
初中语文试题
初中地理试题
初中英语试题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试题
>
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
1
2007年10月25日17时5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一号”卫星实施首次变轨控制并获得成功。这次变轨是在卫星运行到远地点时实施的,而此后将要进行的3次变轨均在近地点实施。“嫦娥一号”卫星的首次变轨之所以选择在远地点实施,是为了抬高卫星近地点的轨道高度。同样的道理,要抬高远地点的高度就需要在近地点变轨。如图为“嫦娥一号”卫星某次在近地点A由轨道1变轨为轨道2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应点火加速 B.“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A点处的速度比在轨道2的A点处的速度大 C.“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加速度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加速度大 D.“嫦娥一号”在轨道1的B点处的机械能比在轨道2的C点处的机械能大
2
我国已成功发射多颗气象卫星,为气象预报提供了大量有效信息,其中“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风云二号”是地球同步卫星。且“风云一号”的运行周期是“风云二号”的一半,比较这两颗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云一号”离地面较近,对同一区域连续观测时间长 B.“风云二号”离地面较近,观测覆盖区域大 C.“风云一号”运行线速度较大,观测覆盖区域大 D.“风云二号”运行线速度较大,对同一区域连续观测时间长
3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它所受的向心力F跟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 A.由公式可知F和r成反比 B.由公式F=mω2r可知F和r成正比 C.由公式F=mωv 可知F和r无关 D.由公式可知F和r2成反比
4
(9分)我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大约用十年左右时间完成。物理老师要求同学用所学的知识,设计一个测量月球密度的方案,交给我国将来登月的宇航员来完成。某研究小组提出如下方案:我们现已知万有引力常数G和月球的半径R,假设月球为密度均匀的球体。只要让宇航员在月球表面上从H高度自由释放一个小球,求出它下落的时间t , 就可求出月球的密度,请你求出该小组用上述已知量和假想的实验量来表示月球密度的表达式。
5
如图所示,“神舟”飞船升空后,进入近地点为B,远地点为A的椭圆轨道Ⅰ上飞行。飞行数圈后变轨。在过远地点A的圆轨道Ⅱ上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由椭圆轨道Ⅰ运行变轨到圆形轨道Ⅱ运行后( ) A.周期变短.机械能增加 B.周期变短,机械能减小 C.周期变长,机械能增加 D.周期变长,机械能减小
6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太空探测已逐渐成为科学界关注的热点。假设在深太空探测中发现有一颗星球“G”,其质量是地球质量的2倍,其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星球“G”上发射同步卫星,其周期一定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 B.某物体在星球“G”表面所受重力是它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的8倍 C.在星球“G”上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在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 D.绕星球“G”运行的人造卫星和以相同轨道半径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线速度相同
7
由地面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卫星动能为E k。如果发射的这颗卫星匀速园周运动的半径是2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射卫星所消耗的能量增大 B.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增大为2Ek C.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减小为 D.卫星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增大
8
神舟八号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飞行轨道在地球表面的投影如图所示,图中标明了飞船相继飞临赤道上空所对应的地面的经度。设神舟八号飞船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半径为r 1,地球同步卫星飞行轨道半径为r 2.则 ∶ 等于 A.1∶24 B.1∶156 C.1∶256 D.1∶210
9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B.它的周期、速度大小不一定都相同 C.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 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
10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 和 的质量比 ,轨道半径之比 ,则它们的线速度之比 ______________,向心加速度之比 ______________,向心力之比 ______________。
14
15
16
17
18
19